医生称近视者不花眼是误区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意思是说,老人花眼,48岁是关键期。那么,这句俗语有科学依据吗?记者日前采访了眼科医生宁俊恩。
医生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下降,尤其在48岁时,眼睛的变化为显著。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物体,眼内的睫状肌会收缩,从而使晶状体的曲率增加,使得近处物体能够在视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这种为了看清近物而调整眼睛屈光力的能力被称为眼睛的调节能力。实际上,到了45岁时,眼睛的调节能力已经因为晶状体的硬化和睫状肌功能的减弱而开始减退,因此,正常人在这个年龄段看近物时会感到吃力,需要将物体稍微远离才能看得清楚,这就是早期的老花眼现象。到了48岁时,调节能力进一步下降,近处物体变得更加模糊,这就意味着需要配戴老花镜来进行视力矫正。
宁俊恩说,由于近视眼的人视近物不用戴老花镜,因此,许多人误认为近视眼的人不会再花眼,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老花眼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近视眼的人也不例外,只是看近物体时,近视的光度与老花眼的光度相互抵消,所以有时候不需要戴花镜就可以看清楚。
老花眼无法自我恢复。宁俊恩指出,有些老年人发现不佩戴老花镜也能阅读书籍和报纸,误以为老花眼已经痊愈。实际上,老花眼是无法逆转的。“如果出现老花眼好转的现象,建议尽快去眼科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出现了白内障。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变得混浊,吸收水分后导致屈光度数的变化,类似近视,这种变化恰好能够‘抵消’老花的度数,使得看近处的物体不再需要佩戴老花镜。这种情况实际上可能是白内障早期的表现之一。”
宁俊恩还表示,许多人认为老花镜配镜很简单,拿几付老花镜片试着戴戴,随便选一副就可以了。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建议老年人到专業信赖的眼镜店,或者提前到医院做好相关数据检查。戴老花镜后要定期复查,一般2年至3年复查一次。
医生说,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方法可以延缓老花眼的到来。如,经常眨眼能使眼肌得到锻炼,延缓衰老。枸杞决明茶可清肝明目、滋补肝肾,取枸杞子、草决明各12g,以刚开的沸水泡好,频频饮服。另外,还可选用中成药如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常服。
